如此一來,不單使地球板塊活動有所增加,亦令地震的密度和強度,在近年不斷上升,此外,也導致地球表面出現所謂的Skin Effect「表皮效應」。
「表皮效應」,簡言之,就像人吹一個汽球,當汽球因裡面的氣壓不斷增大,
汽球的表皮便不斷被拉薄,整個地殼就像包著整個地球的一塊很大的塑料袋,亦猶如一塊皮膚。
而這塊仿如皮膚的地殼有高有低,高的是陸地,而低的是海床。當地球不斷擴大,於是「表皮效應」便出現,地球的地殼因而不斷地被扯薄,令海床因兩邊的拉力繼而升高,但在海岸邊緣的地區卻被拉進海洋。這便可解釋到,為何近年一些沿海地區皆出現大型滑坡現象,而且在沿岸和低窪地區竟下沉入海,或是在水淹後,出現水退不了的慘況。
因為Skin Effect(表皮效應)的緣故,當中間塌陷了,就如一個塑料袋中間有水,中間被壓下去,兩邊的山和陸地就會慢慢相繼的向下傾斜、沉下去。
而赤道特別多水,是因地球自轉而產生的離心力,使海水流向赤道,導致聚集了很多水。
因此,除了小島整個向下沉之外,因「表皮效應」,將赤道兩邊板塊,甚至大陸沿岸地方,也慢慢被拉下去。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見的現象。
資料來源: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